日前,從坐落在天津市濱海新區的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傳出信息,該中心韓忠朝院士、劉擁軍副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利用臍帶“廢棄物”組織,開發出了具有臨床應用前景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據悉,該中心目前已經建立了凍存和擴增間充質干細胞(MSC)的技術流程,為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自體和異體MSC儲存庫做好了充分的技術準備。
干細胞的研究和應用是21世紀生命科學研究的熱點。該領域的研究進展,不僅在逐漸地揭示生命起源和人體發育、衰老的奧秘,而且極大地改變了現代醫學的面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MSC所具有的抗排斥作用,突破了以往臨床干細胞應用的瓶頸。對間充質干細胞的開發,被認為是未來幾年干細胞研究領域內最活躍,也最具競爭力的研究。
目前,MSC主要來源于成人骨髓。但成人骨髓源MSC的數量及其增殖分化潛能,會隨著人的年齡增加而下降,且病毒感染率較高。由于采集骨髓MSC須對供者行骨髓穿刺術,因此其來源受到一定限制,難以產業化。有研究發現,MSC在人胎兒和新生兒的多種組織中廣泛存在,其中包括骨膜、脂肪、羊水、真皮、牙、骨骼肌、胎肺、胎肝和臍血中等。但是,來源于胎兒MSC的應用,又受到道德倫理和傳統觀念的限制。因此,尋找新的MSC來源,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2004年組織研究團隊,開展了對臍帶源MSC的研究。該研究小組通過反復改進制備方法,最終從臍帶中獲得了大量的MSC,并申請了“一種人臍帶MSC的制備方法”的專利。
根據該方法,對臍帶源MSC進行短期培養,可獲得大量的干細胞,完全可以滿足臨床和實驗研究的需要。與其他來源的MSC相比,臍帶源MSC含量豐富、增殖潛能高、免疫原性低、支持造血功能強,并且取材方便,其采集對母親和胎兒沒有任何不良影響。把臍帶中的MSC儲存下來,還可變廢為寶,能為將來的臨床應用提供快速可靠的來源,且自身使用沒有組織配型的問題,供他人使用時產生嚴重免疫排斥反應的可能性較低,適用人群廣泛。
據了解,該中心目前已建立了年產一萬份MSC的GMP級生產車間,并申請了“人胎盤、臍帶MSC庫及其構建方法”的發明專利,其臍帶MSC注射液藥物臨床前研究工作業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