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最新消息說,該所研究員丁玉強指導的研究小組找到了在人體胚胎早期控制中腦和后腦發育的關鍵基因——Lmx1b,科學家們正在加緊研究,以進而解密抑郁癥和自殺傾向的原因。
據悉,這一成果將發表在即將出版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發育學》上。據丁玉強介紹,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形成是神經科學關注的一大問題。胚胎早期的神經系統最初只是一根神經管,這根“管子”從頭到尾一個樣。隨著發育的進行,“管子”的頭部變成了大腦,尾部變成了脊髓。
在此過程中,“管子”中部的中腦和后腦是怎么形成的呢?上海科研人員的最新成果的解答是:一個叫Lmx1b的基因控制了Fgf八分子的表達,從而讓中腦和后腦生長并變得飽滿起來。在動物實驗中,發生Lmx1b基因突變的小鼠都因腦部發育不全而死亡,這就證實了科研人員的結論。
醫學研究表明,如果Lmx1b基因出了問題,人就會得一種叫“指甲髕骨綜合癥”的遺傳病,患者的主要癥狀是指甲發育不良,髕骨缺少或發育不良。據悉,該研究屬基礎研究領域,對神經系統的模式形成問題提出了新的基因調控機制。
相關研究在未來可能會帶來什么臨床應用呢? 據透露,神經所科研人員已經發現,Lmx1b基因同時控制著人腦內一種重要神經遞質——“五羥色胺”的發育和表達。科學界普遍認為,五羥色胺的功能衰退是人出現抑郁癥和自殺傾向的主要原因。除此,五羥色胺還與一系列行為問題有關,如睡眠、食欲、記憶力和神經內分泌。因此,上海科研人員正在加緊一項研究,即探尋Lmx1b究竟是如何控制五羥色胺的發育和表達。通過這項研究,科研人員將力爭為開發出治療精神疾病、增強人體健康的新藥打下扎實基礎。
(轉載自“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