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醫改,三醫聯動共贏 ,或將全國推廣。
12月12日,央視新聞聯播《以新理念、新發展:醫改深水區的“三明路徑”》為題報道了最近兩年最火的三明醫改模式,對三明醫改模式給予了高度肯定,藥品價格大幅度下降,醫生大幅度收入提高,從以往的“以藥養醫”變成了“以技養醫”。
從相關報告來看,三明模式會得到大規模推廣。三明公立醫院改革之所以能夠取得“三方共贏”的效果,首先在于下決心推進體制機制綜合改革。
再者就是,堅持了“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創新措施涉及管理機構、人事薪酬、藥品、醫療、考核、監管等各方面。
但是,目前看到三明模式可以大幅度降低醫保費用,讓患者、醫院、政府是三方滿意了,對于藥廠來說又何去何從呢?
什么是三明模式:
福建三明市作為醫改的先行試點城市,已經走出了屬于自己的一條路,它的很多成功經驗值得其他地方借鑒。
所謂“三明模式”并無明確的定義,但可大致概括為兩方面:在醫療服務的供方一側,大大強化了行政管制,同時明確了財政和醫保各自的支出責任。
具體表現為對院長和醫技人員實行年薪制,其中院長的薪資由財政全額負擔;同時,制定了5大類34項的考評指標,對院長進行全面考核,考核結果與院長年薪發放掛鉤。
其中,財政的支出責任只有對公立醫院的硬件投入(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等)和院長的薪資。三明對藥品流通環節也進行了嚴厲控制并嚴厲地控制醫生的處方權限。
在醫療服務的需求方一側,三明市則實行三類醫保基金全市統籌,并實施了門診統籌和單病種付費等改革。
在2013年6月將城鎮職工醫保、居民醫保、新農合等三類醫保經機構整合成“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中心隸屬于市政府,暫由財政部門代管(主要考慮國家層面尚未整合管理職責)。全市統籌和財政部門管理醫保經辦是三明改革頗受關注的特色。
福建省三明市醫改直面解決“以藥補醫”和“宰病人”的頑疾,用組合拳堅決扭轉公立醫院創收趨利的機制,初步建立了保障公益性醫療的新制度,使醫院和醫生回歸救死扶傷的本職。
從結果看,百姓、政府和醫保三方共贏!
三醫聯動共贏仍存孤島隱憂
部分藥商有意繞開三明市場
由于部分改革措施是三明市“單兵突進”的,省內國內其他地區還沒有同步進行,導致三明市公立醫院也面臨陷入“改革孤島”的壓力。
一是面臨部分藥品無藥可配的窘境。由于三明市規范了藥品招標采購和醫生用藥,擠壓了藥商尤其是藥品流通環節的利益,導致盡管其提高藥品配送費用,但藥商仍有意繞開三明市場,造成部分藥品無藥可配的窘境。有的藥商還利用各種關系給政府施加壓力。
二是面臨醫生尤其是骨干醫生人才流失的困擾。三明市雖然實行了醫生年薪制,提高了醫生的收入,從目前看人才隊伍相對穩定,但因其他地區對醫生收受藥品回扣的機制沒有改革,醫生仍可通過藥品回扣獲得的高收入,從長遠看可能會導致部分骨干醫生可能出于現實利益外流。
此外,信息化建設滯后也影響醫改進展和工作效率。三明市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目前對公立醫院的管理和考核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和人工管理的辦法,難以做到過程監控、實時監控,很難防止個別醫院為了完成考核目標而弄虛作假。
從建立長效監管機制角度,迫切需要加快建設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值得思考的三點:
1、一個地區僅靠低價藥怎么推動醫療健康水平大幅提升?怎么推動新藥的研發?
2、為何骨干醫生都不斷流失呢?
3、患者對大病、重病治療的滿意度高么?
總體而言,三明公立醫院改革選擇了一條針對突出矛盾、科學適宜而行之有效的路徑。這一實踐也進一步證明,“三醫聯動”是實現公立醫院改革體制機制轉換、實現醫改紅利、實現老百姓真正受益的基本框架。但是,目前在醫保管理層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一定程度上存在僭(jian)越醫政管理權、管控考核指標科學性不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