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控銷兩字不再是術語,已成口頭禪。(控銷簡言之就三點:控制渠道、控制價格、控制終端)。
但你不知道的是:控銷模式不是意淫,做強還需真功夫!
專家也好、企業也好都在強化控銷理念,還在不斷預測2016年控銷市場有多大有多深。真的控銷嗎?大部分除了控制價格體系外,希望渠道要多寬有多寬、覆蓋終端要多少有多少。
利益分配其實是任何行業任何企業都在做而且不斷在做的事。除了排除不按規矩分錢的渠道外,我們控了什么?除了控制自己手里的資源外我們控制不了任何東西。誰不想自己的產品賣給全世界,別裝。
“企業要做大做強,要把握行業的本質”。
醫藥行業的本質是什么?是治病救人的行業、面對的是人的健康和生命,很大程度上決策者和消費者是分離的。總體來看醫藥行業是個服務業。服務業就要重申服務價值,而不是控制,跟多的是分享和付出,越多越好。
所以控銷是中國特色的模式,雖從市場縫隙中不斷擴散,但他是策略不是方向。
我們喜歡向成功者看齊,控銷不乏有大佬,近年又產生很多新秀,人家怎么干的我們就怎么干。做好方案、一拍腦袋,整!一下市場傻了。“人家有車人家有房人家的父母是公司的干部”。
你似乎什么都沒有,于是乎就不斷招人、不斷開發區域不斷開發終端不斷投錢。此刻開始你就失控了,何談控銷。
修正、仁和也好還是步長也好,人家有百萬的市場服務員你有嗎?人家有多年沉淀的的控銷內部服務流程你有嗎?你有隨時服務的便捷提供嗎?好像很多公司連稅票問題都解決不了吧?
不能用事物的特殊性倒逼來說服其普遍性或者合理性。聽成功的故事要聽心酸不能讓成功后的言辭鑿鑿給打雞血。
控銷其實我們忽略了一家企業,史玉柱從一個地級市做控銷開始,不斷復制成功后,他是否現在沿用以前的模式,還是階段性解決市場問題后轉入更便捷更合理的將“腦白金”送達消費者,此時再看醫藥行業的本質。
“史玉柱721法則主張:花70%的精力關注消費者;投入20%的精力做好終端執行;花10%的精力用來管理經銷商。
控銷有一點或者說做控銷的企業有多少在關注消費者,菲利普科特勒給市場營銷的定義第一句就是:以消費者為中心。”我們違背了多少。
我們關注產品怎么到渠道、什么價格體系、在終端如何賣。OTC市場真正的消費者誰在關注花了多少精力。
消費者是天,分布于市場的客戶是諸侯,解決了消費者的問題,才能攜天子以令諸侯。一切盡在控制之中。
一個模式如何有效,解決不了消費者的問題,其生命力有限。有多少企業做控銷后區域經理被壓死、地總被壓死辛苦一年賠錢,透支在區域的價值,隊伍解散,流落到終端的產品最后得到被處理的下場。中國市場巨大,短暫獲利足夠支持企業發展,但就怕天黑路滑。
醫藥行業的本質:服務。
消費者買藥需要解決問題,藥品不是價格敏感性產品,所以控制價格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政府放開零售價某種意義上就是要企業來承擔醫藥行業服務的責任,糾結價格的企業可以再學學總理講話。
“亞寶”一個貼劑做診所做的風生水起,在于其承擔了大量鄉村醫生等醫療從業者的培訓和教育工作,順應了國家政策,從而將自己的服務轉嫁于更專業在當地更有權威的醫生身上。
“你的產品能給消費者帶來什么價值,用什么樣的方式送達,才是一個企業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有些企業在控銷路上撈了很多油水,產品天價,各環節利潤分的盆滿缽滿,隊伍也好、終端也好積極性很高,銷售一路往上漲。
我們要反思除了獨家產品外,OTC市場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你產品的持久力在哪里?質量都說過硬,好,門店就做你家,那么別家呢有可選擇的嗎?醫藥電商你看到了?
所以控銷控而不控,把你最好的產品、最好的利潤、最好的服務讓給客戶、讓給消費者、讓給團隊,你才能不失控。
只有提到企業要付出、有可付出的東西的營銷方案才是可執行的方案,所謂的控銷要控制自己、控制以自我為中心的欲望,給與多一點控制才能多一點。
“別再意淫我能控制,唯有付出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