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新醫改需要理性、積極的態度,既要看到醫改的普遍性困難,不可指望一蹴而就,也要務實地看到深化中國式醫改之刻不容緩。 當下亟須對醫療深層體制傷筋動骨,讓醫療福利盡可能地覆蓋到所有人群,以公益化目標對公立醫院進行“定位改革”。
“2016年的全國兩會季。昨天下午,全國政協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關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問題,全國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表示。
新醫改從2009年啟動以來,有了很多實實在在的進展,要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我國的醫改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些改革,距離得漸遠才漸清晰;有些變化,愈加以對比,才愈看得直白。新醫改啟動至今已有七年,如何來看待因改革而產生的種種變化?如何來對改革本身的成效加以評價?
新醫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現實進展,也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在世界各國都是個大難題,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月23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改革成效,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
“兩個是否”評價標準,實現了改革成效評價標準的新發展,為中國特色改革理論增添了新內涵。
“作為普通百姓還是不敢生病,好像獲得感沒有那么強烈”
我國的醫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倘若說,醫改仍是世界性的難題,中國式醫改也不例外;倘若說,因為還在進行之中,現在還不能對新醫改做一個具體的評價,
那么理當被檢視和重新思索的是:到底該以怎樣繼續的改革,來讓百姓從新醫改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
讓百姓在新醫改中有更多獲得感,主要可以從兩個層面條分縷析。
一個層面是病患人群的獲得感。
近幾年來,發生在醫衛領域的進步是明顯的:醫保覆蓋面擴大、醫療資源開始逐漸下沉、對大病與罕見病的救助舉措也在完善,但論及獲得感,不能回避的一個問題依舊。
普通百姓“看不起病”的狀況是否得到改變?醫院特別是公立醫院是否逐漸由“逐利”轉向“公益”,優質的醫療資源,又是否正在為更多人所享有?倘若這些問題不解決,勢必影響百姓的獲得感。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認為,具體評價新醫改是否成功,主要應當對照三個標準。
第一個,看病貴、看病難解決沒有; 第二個,看醫患關系改善沒改善; 第三個,看作為醫改主力軍的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有無調動起來。
醫患是一個共同體,評價新醫改,除了考量患者一方的獲得感,同樣也要考量醫務人員群體的獲得感。
不得不承認,醫務人員獲得感欠缺的情況,在現實中還或多或少地存在:多數醫務人員長期超負荷工作,勞動價值未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建立在“以技養醫”基礎上的多點執業等改革,也缺乏切實的制度保障。
評價新醫改,我們始終需要一種理性、積極的態度,既要看到醫改的普遍性困難,不可指望一蹴而就,也要務實地看到深化中國式醫改之刻不容緩。
正因如此,當下醫改領域最應當做的,就是對醫療深層體制傷筋動骨,讓醫療福利盡可能地覆蓋到所有人群,以公益化目標對公立醫院進行“定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