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市民到藥店買藥,藥店對藥品“掃碼”后才能銷售。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市食藥監局了解到,成都市已經確定了2717家零售藥店試點藥品電子監管。對于已經賦碼的藥品,藥店進貨和銷售時都必須掃碼。掃碼可顯示藥品名稱、生產企業、規格、批號、批準文號、有效期、藥品流向等“身份”信息。一旦發現問題藥品,可迅速查找到并召回,實現藥品可追溯,保證用藥安全。
成都藥企已完成賦碼工作
市食藥監局市場處處長何曉介紹,電子監管是指生產企業須在上市產品最小銷售包裝上加印(貼)統一標識的藥品電子監管碼,并通過監管網進行數據采集和報送。這個監管碼相當于藥品的“電子身份證”。在藥品批發、零售環節,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進貨和出貨時,都要掃描這個監管碼,記錄藥品的流向。
目前,成都市的藥品生產企業和批發企業已經基本完成了生產環節和批發環節的賦碼工作。接下來,成都市將推進藥品零售環節的電子監管。為此,成都市選取了2717家藥店進行試點,為其配備統一的電腦和掃描槍。這些藥店覆蓋了成都所有區(市)縣,全部能夠上網。將來,在已經賦碼的藥品進入藥店和銷售時,藥店都必須用掃描槍“掃碼”,藥品數據通過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客戶端軟件,進行識別和處理,保證藥品流通痕跡被完整地保存。
2717家藥店本月底完成注冊
何曉表示,以往如果執法人員懷疑藥店的某一種藥品有問題,必須查驗票據后,再送到檢驗部門進行檢測,費時費力。而有了電子監管碼后,非法藥品就無法進入到流通渠道,藥品的質量安全就更加有保障。
本月底,成都的2717家藥店將完成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的注冊工作。預計今年10月以前,統一的電腦和掃描槍將配備到位。預計年內,成都將根據國家統一安排,開始對藥店進行電子監管。之后,成都市的其余藥店也將采取各種方式,逐步實現電子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