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藥品電子化監管實現城鄉同步
今年以來,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立足大數據,著力發展“互聯網+電子碼”,按照網絡引領、信息支撐的思路,使全區165家城鄉涉藥單位廣泛應用電子監管碼。在科技監管的新平臺、新常態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因勢利導,用足資源,加快搭乘“互聯網+電子碼”的快車,率先實施農村藥品電子化監管,真正做到城鄉網絡化監管同步進行、均衡發展。
今年7月,江蘇食藥監局信息中心主任陸誠在我區開展電子碼工作調研中指出:國家電子碼監管的應用,無論是監管人員還是城鄉涉藥企業都可運用電子監管碼信息手段實現快速查知藥品真假,這一科技創新讓數字監管手段惠及城鄉百姓,使政府行政服務與城鄉百姓需求實現零距離。
“互聯網+U盤” 打造數據監管新生態
只要你將一根類似“U盤”的加密棒插入電腦,登陸國家藥品監管網,再輸入用戶編號,藥品從生產、出廠到商業流通等信息數據就會展現在你的眼前。這就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率先在城鄉傳統藥品監管上實現 “互聯網+電子碼”信息監管的新模式。
運用互聯網監管和傳統監管相比較,優勢在哪里?“整個監管系統綜合運用了預警提示、電子識別和監管碼查詢等程序,通過電子碼識別技術,對藥品的生產、流通、檢驗環節進行質量追溯、產品召回、執法打假……可實現24小時全天候監測和運行,這是傳統監管所不能及的!”該局副局長姜正清明確地說:“電子監管碼的新生態,形成網絡暢通安全、應用全面覆蓋、信息高度聚合等信息化格局,成為企業管理模式、行政監管方式百姓投訴通道的重要引擎。”在推進過程中,城東分局積極讓城鄉藥品電子碼厚植于創新土壤,堅持高起點規劃、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電子監管碼新模式,并邀請省、市食藥監局領導與本地涉藥企業共同用數據倒逼問題,科學梳理操作過程中的海量數據,對軟件管理、程序應用、維護服務等方面征集到的10多條有價值的建議進行再梳理、再聚焦,有助于實施和管理變得更加準確、簡單和方便。
“互聯網+覆蓋” 搭建服務民生新平臺
在搭建惠民服務的平臺上,該局著力推動信息資源向農村下沉、平臺建設向農村延伸、技術成果向農村輻射,實現城鄉涉藥企業電子監管碼的全覆。面對新平臺,農村裕華藥店經理夏松林講起來充滿自豪:“電子碼監管在農村全覆蓋,不僅給管理工作帶來快捷、方便,百姓所購藥品上的電子碼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被隨時查詢并監控,而且還能讓農民不進城在第一時間查詢到藥品質量的信息。”
買回家的藥,到底有沒有問題?上網一查便知。最近,市民張老太在某藥店買了一盒阿莫西林膠囊,回家后沒有找到藥品的有效期,于是對這盒藥是否過期產生疑慮。第二天老太又來到藥店咨詢,藥店營業員一邊告訴她有效期是在盒上用暗碼打印的,一邊又通過網絡平臺搜索數據,不到一分鐘后就有了答復,顯示屏將該藥的生產廠家、出廠日期、批準文號等大數據信息都顯示出來,并與藥品盒上標明的信息完全相符。張老太深有感觸地說:“現在上網查詢藥品質量信息真科學,電腦一開,就能解決問題,讓我們少跑多少冤枉路!”一位在場的市民坦言:“國家花小錢,撬動大民生,這樣的藥品電子監管碼,我們看得懂、學得會、用得著。”
“互聯網+應用” 提升信息共享新效率
涉藥企業利用互聯網監管的優勢在哪里?已經從業20多年的質量負責人張莉體會最深:“傳統監管擁抱互聯網時代,改變了以往管理靠人工查詢、查案、造冊的粗放管理模式,現在對藥品質量登記建檔,坐在平臺前用電子掃描槍掃一掃,即可實施‘遠程操作’,實現了城鄉監管信息資源的互通共享。”
藥品公共信息資源在基層開放試用一個多月效果如何?市民陳湘莉直言,以往藥品質量信息不透明,查詢質量信息一波三折,“現在就直觀多了,查詢藥品質量是‘全流程、全業務、無紙化’網上操作,如果發現所購藥品與公示信息情況不符就可以及時向平臺和監管部門反映,有力促進行業規范和市場監管到位。”通過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企業+百姓”參與的方式有效演繹了監管效應的裂變,實現了為人們提供一種快速、簡便判斷藥品真假的方法,市民、企業和執法機關都可上網查詢相關信息。